|
民企转型升级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微观表达。所以讨论民企转型升级,必须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着眼。就后者而言,它的主要内涵是从粗放分散发展向集约集聚发展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业端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对应到民企转型升级,应该关注四个方面,分别是资产、资源、技术和市场。
就资产而言,民企要超越家族企业的局限性,以资本为纽带,动员、吸纳与集中分散的社会资本,组成较大规模、具有产业龙头性质的股份企业与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重庆民企抱团成立的渝商投资和民商投资,便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就资源而言,十八大提出的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发展方略,以及“雾霾”、“PM2.5”等热门词汇在今年的流行,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环境约束导致民企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
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民企内部管理上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大量采用信息化手段替代过时的管理模式,由经验管理型企业转型为信息化管理型企业,以此提高效率。
就技术而言,中国民企30年发展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只有那些追求科技创新的企业,才能最终站稳脚跟,做大做强。民企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从外部环境讲,政府应大力鼓励以技术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投资,逐步建立起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高效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
就市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的形势下,大部分民企赖以生存的低档产品、低端产业链、低技术产业竞争战略,已经难以适应形势。民企在加快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既要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又要深耕渠道,加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