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晋城市工商业联合会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详细内容
晋城市誉东盛贸易有限公司
时间: 2013/12/14
点击量:3784

风云际会创业路

——记晋城市誉东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晁国智

 

晁国智,泽州县大阳镇靳沟村人,出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3年困难时期。现任晋城市誉东盛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西汇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晋城市原生态能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市、县工商联副主席。

晁国智创业的每一步都是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在他的记忆中,有几件事他永远无法忘怀:小时的贫困;打道钉掘到第一捅金;建年洗选能力达30万吨的泽州县下村洗煤厂;成立“晋城市汇海实业有限公司”,收购沁水县野马煤矿,成立“山西汇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晋城民营企业在我省注册成立的首家股份制公司;跨地区控股经营长治长征煤业有限公司;改制重组引进大型央企保利集团;成立资产上亿元的誉东盛贸易有限公司。至此,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经过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在不断的发展、提高、嬗变中,一家集煤炭开采、洗选、发运和矿山机电、建材批零以及生态旅游开发于一身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日益走向规范、走向辉煌。晁国智本人也因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屡获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褒奖。

 

穷,使他懂得了男人的担当和责任。诚信,成了他创业路上不竭的源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年的贫困生活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动力。晁国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3年困难时期。在他出生时,家里已有3个哥哥,1个姐姐,全家7口人的生活,全靠他爸一个月20几元的工资来维持,那时,上顿不接下顿是常事,别说粮食,就是糠和野菜拌汤要能吃饱就高兴得不得了。国家困难,家里贫困,人口又多,晁国智的出生父母可谓喜上眉头,忧在心头,靠什么来养活他?能不能养活他?愁啊!这时,有亲戚就提出,还是送了人吧!可国智的母亲坚决不答应,说:“有我一口喝的,就有俺孩一口喝的,哪怕一家抱团死在一起,也不舍弃哪一块心头肉!”就这样,晁国智在一种贫困的环境中,在亲情、乡情的爱中长大成人了。
   
有到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使晁国智从小就懂得了担当,感受到了责任,就这样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最初几年,他就在大山环绕、自然条件恶劣的靳沟村过着平淡而艰苦的生活,他种过地、在砖厂背过砖,他拾过铁、下过窑,艰难的生活,恶劣的生活生存环境锻炼了晁国智不惧困难、坚强勇敢、敢打敢拼的精神品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的春风徐徐吹来,十八、九岁的晁国智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走进了泽州县岳南煤矿,当上了一名临时矿工。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先是下坑挖煤,然后又当保卫人员,日子虽然过的还比较轻松,但家里的贫困却像阴云挥之不去。此时,改革大潮汹涌澎湃,“摸着石头过河”,“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周围不断涌现出万元、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的家庭和个体工商业者。

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短,“穷”成了晁国智创业的原动力,党的好政策则是晁国智下海创业的催化剂。他通过权衡,克服亲朋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辞掉当时确实令许多人羡慕的保卫科工作,开始了他搏击商海的五味创业历程。

创业伊始,晁国智因在煤矿干过,他选择了煤炭及相关领域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因为没有本钱,他选择了做投入最少的煤矿轨道道钉,就这样,还常常被缺资金压得喘不过气来,常常为了千把道钉材料的几百元钱而找朋友、找亲戚、找原来的同事借,开始时,亲朋碍于面子借给他,后来发现晁国智一诺千金,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比他们都记得清,从不失信于人。于是,时间长了,他们就主动问晁国智企业资金走开走不开。正是诚信,及小批量、快周转的办法,晁国智让自己的企业之船起了航,掘到了以后发展的第一捅金。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除了国家的政策、个人的才能之外,赖以支撑的莫过于资金,资金就像人的血液,一旦断流就意味着死亡。晁国智从身无分文做起,到拥有上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靠他的信誉“借”出来的。

在办起矿山物资供应公司和承包经营煤矿之时,资金缺口几万、几十万是常有的事,全凭他多年来在金融单位良好的贷款信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他们的支持,从而让资金运转顺畅。2002年,当晁国智看准并决定接手野马煤矿项目时,他手中可支配资金与预算投入的几个亿建设资金比起来可以说是十不足一。如此少的资金,要成就如此大的事情,对常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面对压力晁国智却显出极大的自信和格外的坦然。在把其它工作安排就绪后,自己就一头栽到筹措资金的工作中,从2003年到2007年,凭着自己在社会上、金融界、朋友中享有的高度信义,及时筹措到了全部的建设资金,如期完成了一切工程,创下了民企建矿的新速度。

人常言:人无信不立。二十几年来,经他之手的借贷款不知多少,银行却从来没有过他的不良记录,相反,银行因有他这样守信用的客户,在扶持晁国智及其企业进一步壮大的同时,赚到了丰厚的利息收入。他的企业员工最多时达一千余人,但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在晁国智的创业历程中,可以说是“信”伴他一路同行,是“信”扶着他的企业走向成功,成为他创业路上不竭的源泉。 

刚强、不服输的精神,准确把握机遇的智慧和能力,使他的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如果说创业的艰辛,是每个成长中的企业家所共有的,是一个人对事业追求所应秉持的美德和态度,那么,决定事业成败的,并不仅仅是能吃苦。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件事对不对、做不做、怎么做、什么时机做最好,事先判断的准确与否,将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晁国智的性格中,有刚强、不服输的精神,更有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机遇的智慧和能力。
   
我市煤铁资源丰富,从建市到现在的20多年来,煤炭不仅筑起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且成为我市经济的晴雨表,煤炭市场兴则财政收入丰,煤炭市场疲软则经济发展速度慢。晁国智在创业之初,正是准确、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选定煤炭资源及相关产业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努力使自己实现掏到第一桶金的初步目标,随后的1990年,有了一定资金积累的他正式成立了服务于煤炭产业的“晋城市康达矿山物质供应公司”。这时,又一个机遇迎面而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家有水快流的产业政策,使乡村煤矿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人才、管理、资金的缺乏,许多村办煤矿只好采取承包经营的形式,深懂煤矿经营的晁国智抓住机遇,先后承包了泽州县南村茶园煤矿和大阳向东煤矿。然而,生意的红火局面并没有维持几年,1995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步深入,煤炭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很快变为供过于求,煤炭市场进入了疲软期,销售萎缩,价格下跌,效益下滑。就在这时,党的十五大于1997年胜利召开了,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党的政策更加坚定了晁国智创业的决心和信心,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他认为,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竞争是其永恒的法则,煤炭作为基础能源,虽然不会被淘汰,但产品块沫不分、分而不细、缺乏精品,不适应市场细分的需求;罗卜快了不洗泥的作假营销,损害了顾客利益。这些都从某个方面人为地造成了用户的减少。有道是,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建设,1999年,当一座年洗选能力达30万吨的下村洗煤厂投产后,煤矿与洗煤厂不但用户如云,而且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再次显示出他在纷乱繁杂的事物中把握事物的沉稳和预知事物的准确。

时光推至新世纪的2002年,针对煤炭行业开采泛滥、资源严重浪费的实际,我市在取缔一批又一批违法的、不规范的小煤矿后,提出了煤炭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的“关小、改中、建大”战略,一时间,煤矿“不能干”、“不让干”的说法纷纷出笼。但此时的晁国智不为嘈杂声所模糊视听,而是以逆向思维又一次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他在当时自己报批资源没有资格也不可能的情况下,决定借壳进军煤矿产业。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恰在此时一位朋友反馈回信息,沁水县马头山村有一个脱贫致富项目——野马煤矿因无资金无技术,在政策规定的时限内无法建成,已频临关闭,正在寻求开发人。晁国智抓住这条信息,经过紧锣密鼓的谈判,最终收购了该矿。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年生产能力近百万吨的新型现代化矿山——山西汇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平山煤矿,而且如他所料,煤矿还在建设期间,煤炭的价格和效益已经成倍地开始翻番。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投资数亿元的矿井基本建设已经结束,即将投产时,晁国智考虑到自己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我市建设煤化工基地的产业政策,经过广泛考察,果断作出战略调整,今年1月,他引进保利集团共同开发,甘愿给央企当起了副手。虽然,未能以期赚取大把大把的钞票,却更使一个脱贫致富项目活了,煤矿周边上万人口的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2004
年,晁国智在及时捕捉到长治地区煤矿企业改制的动态后,又一举成功控股经营长治长征煤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跨区域发展。

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晁国智敏感的市场捕捉能力和超前的思维,得益于一个“准”字。这个“准”字,正是晁国智的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至胜法宝。

经过近20年市场经济大潮的锤炼,晁国智已由下海时一贫如洗的拓荒者,变成了资产上亿的民营企业家;他的企业也由开始的小打小闹,无序的创业经营,走上了经济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发展之路,写下了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大文章。

 

爱心无限,一个“爱”字,让责任插上翅膀洒向远方,

也昭示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大写的人生和默默奉献的情怀。

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爱是人间永恒,心胸宽广才能大爱无疆。

国智富了,国智出名了。就在靳沟村的老人们说起他就有一种自豪感时,晁国智的心里却沉甸甸的。回家的路还是当年他离开时的羊肠小道,喝的水还需要乡亲们到5里之外去挑,孩子们念书的教室更破旧了,自己小时候的老师虽然还站在讲台上,但头发全白了……看着这一切,自己过去的贫困生活再次浮现出来。

感受着亲情、乡情,晁国智再也坐不住了,1996年,他被推举为名誉村委主任,不到一年,他无偿出资70万元修建了一座60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了3000多米的管道,清洗配套了从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井,解决了祖祖辈辈就存在的吃水难。1997年,他与乡亲们一起铺开了修路工程,并将自己企业的铲车、推土机及十几部汽车无偿调到工地使用,恰在此时,由于市场萎缩,自己的企业也陷入困境,他硬是靠朋友、找关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40万元,修成了9华里的出山公路,2003年,他又捐资40万元硬化了村里的主干道,解决了老百姓的行路难。在2003年冬天的村委换届选举中,村民一致推选他为村委主任。2005年又出资50万元为村里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的高标准教学楼,自己出工资向社会聘请了4名教师,彻底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难。随后,他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解决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承包了村里的5000亩荒山,创办了泰安林场,泰安林场是晁国智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长期投资的一个蕴藏着极大潜力的项目。它位于泽州县大阳镇靳沟村南,林地面积5000余亩。十多年来,林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建成办公楼及其附属建筑达600余㎡,林场主干公路3KM,山间道路5KM,灌溉管路3000m,职工宿舍、食堂、农具具一应俱全。种植核桃、梨枣、山杏、花椒等经济林万余株,元宝枫、侧柏等生态林十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200余亩。目前已陆续投入近千万元,并且仍在以每年百万元的规模持续投入,常年解决村民就业30余人。20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市原生态能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逐步建设起了绿色生态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不但使千疮百孔的林地恢复了记忆中的苍翠,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宝库。

“我现在是一个城市人,事业上也小有成绩,可我时常记挂着乡亲们,看不得乡情们受苦,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为他们献爱心、做好事。”一句直白、朴素的话,道出了晁国智的对乡亲们的情和爱,已故国家领导人薄一波在生前听到他的事迹后,欣然提笔为他写下了“造福桑梓”四个大字。

对家乡如此,对山区贫困村及农村的弱势群体也是如此,扶贫济困已经成为晁国智的一种日常行为。

2003年至20053年间,晁国智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为野马煤矿周围十几个村庄建成一条4公里的国标三级公路、一条8公里县际公路和两条4公里干支连接公路,结束了它们自古不通公路的历史。

2004年,为解决野马煤矿周边五个山村孩子的上学难,晁国智拿出22万元捐给新建的五村联办道仁庙学校。

每年春节,晁国智都要花钱为村中老年人、残疾人、特困户送去大米、白面、食油和煤炭;资助上不起学的贫困学子,为没钱看病的家庭送去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帮助治病已是常事。

每年的“八·一”前夕,晁国智都要或亲自去或安排人、车到军营慰问子弟兵,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丰盛的礼品,累计为处在基层的武警战士送去十余万元的过冬取暖用煤,受到子弟兵的赞扬。

2002年,一次偶然机会,他通过阳城县妇联与22名失学孤儿和上不起学的学龄儿童结下了爱心对子!时至今日仍常年资助着他们的学习费用。其中,有一位叫李霞的小姑娘,父亲早逝,母亲双目失明,一切负担都落在了尚未成年的哥哥李龙军身上,家庭十分困难。这个不幸的家庭成了晁国智的一块心病。几年来,他除通过妇联给小李霞解决就学费用外,每年临近过年,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百余里到阳城县东冶镇,对这个特别困难的家庭走访,送去大米、食油和几千元的过年钱。小李霞深情地叫他“爸爸”!
    2005
年省委副书记薛延忠亲授他“山西省光彩事业奖章”。
    2006
年他参加光彩事业“太行行”活动,捐资10万元给“老、少、边、穷”地区。
   
今年市政协会议期间,晁国智在和泽州县台办主任郭小平委员一起参加讨论时,无意中听到李寨乡底道街村有一个叫原萧宇的女孩,因白血病急需到大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否则生命难保,可这个家庭因给孩子看病早已一贫如洗。得此消息,晁国智立即拿出5万元钱,托付郭小平委员立即转给孩子家里尽快使孩子得到救治。后来,泽州县统战部通过李寨乡政府转交此款时,要求晁国智面见孩子及家里人,也好了却他们对晁国智当面感激之情,晁国智却婉言谢绝了。目前,据郭小平委员说,原萧宇小朋友正在长治国际和平医院接受治疗。
   5月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第一时间晁国智通过工商联组织又捐款15
万元。
   
……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逆境中拼搏,在困难中崛起的晁国智,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致力于家乡和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在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上屡出善举,遍传城乡。爱心无限,大爱无疆。“爱”,让这位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插上翅膀,洒向远方;爱,在温暖了一颗颗绝望和困顿的心灵的同时,也昭示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大写的人生和默默奉献的情怀。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晋城市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建议浏览器IE8.0 分辨率1024*768 晋ICP备05000611号
晋城市工商联信息中心建设管理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2号楼220 网站维护电话:0356-2198102 技术支持:天狐网络